布達拉宮位于古城拉薩,建于公元7世紀,海拔3760米,初建是松贊干布為贏取文成公主而建,是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筑群。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布達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shù)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的殿堂。1961年,布達拉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布達拉宮實行淡旺季門票價格,旺季門票200元/人,淡季門票100元/人,淡旺季執(zhí)行時間分別為:淡季為每年的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旺季為每年的5月1日至10月31日。
布達拉宮主樓高117米,看似13層,實際9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jīng)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的宮殿式建筑群。也是藏族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中國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被譽為世界屋脊的明珠。
布達拉宮是歷世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是過去西藏地方統(tǒng)治者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中心,從五世達賴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儀式均在此舉行,同時又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的地方。
在當?shù)匦叛霾貍鞣鸾痰娜嗣裥闹?,這坐小山猶如觀音菩薩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語稱此為布達拉(普陀之意)。寬屏大圖布達拉宮重重疊疊,迂回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宮墻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是拉薩城的標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藝術的珍貴財富,也是獨一無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
布達拉宮外觀13層,高110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 ),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組成。紅宮前面有一白色高聳的墻面為曬佛臺,在佛教的節(jié)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墻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巖層。墻身全部用花崗巖砌筑,高達數(shù)十米,每隔一段距離,中間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墻體抗震能力,堅固穩(wěn)定。屋頂和窗檐用木制結構,飛檐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jīng)幢,寶瓶,摩蝎魚和金翅烏做,脊飾。閃亮的屋頂采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筑風格。屋檐下的墻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滿了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nèi)不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達拉宮是漢藏藝術交流融合的結晶,是宗教藝術的寶庫。布達拉宮內(nèi)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后參加壁畫繪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fā)展的歷史,五世達喇嘛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剛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篆。布達拉宮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座落在靈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并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它幾座靈塔雖不如達賴喇嘛靈塔高大,其外表的裝飾同樣使用大量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銅制壇城,壇城是佛教教義中世界構造的立體模型,也是佛居住,說法的講壇。造型別致,裝飾華麗。薩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漢、滿、蒙四中文字書寫的康熙皇帝長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畫軸。表現(xiàn)了歷代達賴同中央政府的隸屬關系。在一些殿中還懸掛有清朝皇帝的匾額。在達賴居住的宮殿中還有大量豪華陳設、服飾。整座布達拉宮堪稱是一座建筑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tǒng)一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