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納木錯有什么好玩的?納木錯好不好玩呢?
答: 納木錯湖
納木錯湖是中國第二大的咸水湖。湖的形狀近似長方形,東西長70多千米,南北寬30多千米,面積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億立方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頭頂深邃而疏朗的藍天,與純凈的湖水渾然一體;遠處雄奇皚皚的雪峰猶如瓊樓玉宇,忽隱忽現(xiàn);湖邊的草地猶如一張巨大的綠毯,無邊無際。
圖:納木錯
湖中島嶼
湖中五個島嶼兀立于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誠頂禮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島面積為1.2平方公里。此外還有五個半島從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島居五個半島之冠。島上紛雜林立著無數(shù)石柱和奇異的石峰,有的壯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島上還分布著許多幽靜的巖洞,有的洞口呈圓形而洞淺短,有的溶洞狹長似地道,有的巖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滿了瘤鐘乳石。島上到處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間還有自然連接的石橋,島上地貌奇異多彩,巧奪天工,實屬奇觀。扎西半島是轉(zhuǎn)湖的必到之處。
納木錯湖畔瑪尼堆遍布?,斈岫岩脖环Q為“神堆”,藏語稱“朵幫”,就是壘起來的石頭之意。“朵幫”又分為兩種類型:“阻穢禳災(zāi)朵幫”和“鎮(zhèn)邪朵幫”。
在“瑪尼堆”上供放著刻有瑪尼經(jīng)文如“六字真言”和苯教的“六字密咒”的石板或石塊,還有一些羽箭和牡羊、羚羊、牦牛的雙角或整個帶角頭顱骨。在藏區(qū)由大小石塊壘起的方形或圓錐形的大小不一的“瑪尼堆”上還插著木棒和樹枝,用繩子牽向旁邊的一棵樹或山崖,樹枝和繩子上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風馬經(jīng)幡以及哈達、彩線、白羊毛等吉祥祛邪飾物。
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額頭碰它,口中默誦祈禱詞,然后丟向石堆。天長地久,一座座瑪尼堆拔地而起,愈壘愈高。每顆石子都凝結(jié)信徒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祈愿。
迎賓石(夫妻石)
迎賓石也稱為是納木錯湖的門神。相傳納木錯是一位女神,她掌管著藏北草原的財富,所以當商販外出做生意時,必先來到此地祈求門神,在得到門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納木錯,以保生意興隆。
圖:迎賓石
合掌石
合掌石也稱為父母石及相傳它是父親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親納木錯女神的化身,象征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此掌為芷傳寧瑪教派創(chuàng)始人蓮花生丈師修行時合掌祈福萬物的顯像。
善惡洞
藏傳佛教認為人無論做善事或惡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鉆善惡洞一樣,無論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從此洞中過,反之就應(yīng)當反省一下自己的過錯。善惡洞只是佛祖給世人敲的警鐘而已。
那根拉
那根拉,即那根拉山口,位于西藏當雄縣境內(nèi),是通往納木錯的必經(jīng)之地。
那根拉山口,在念青唐古拉山脈,海拔5190米。站在這座屬于號稱生命禁區(qū)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因季節(jié)不同會除感覺風大如狂,經(jīng)幡欲裂之外,倒也并不象傳說中的那么令人窒息恐懼。但是那根拉山口的氣溫特別低,前往納木錯旅游的朋友們應(yīng)該自備羽絨服。在山口遠眺納木錯,美麗的圣湖,猶如一面寶鏡嵌在天際。
圖:那根拉
納木錯湖畔沒有常住居民,只有舉世聞名的念青唐古拉雪峰陪伴著它。
念青唐古拉海拔7177米,終年白雪皚皚,時而云霧繚繞,雷電交加,它如同頭纏錦緞、身披雪甲的英武之神。而納木錯則如同一位美麗神女,依偎在念青唐古拉雪峰的身旁。